Yang San Lang Museum探索作品
楊三郎
出生於1907年10月5日。16歲與朋友搭船至日本習畫,留日期間的作品多次入選日本「春陽展」及台灣的「台展」。24歲留學法國/與1934年返台後與陳澄波、李梅樹、在台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等,多位同期畫家成立「台陽美術協會」。1974年成立「中華民國油畫學會」並榮任理事長。
身為台灣第一代的油畫大師楊三郎,一直掛心著台灣的美術發展,對於推動台灣美術研究風氣以及開拓西畫領域之貢獻諸多,在美術上的傑出成就於1992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章,1995年再得華夏一等獎章及總統褒揚令。1995年因病逝世享年88歲。
威尼斯風景(1978)
龍洞(1983)
八十多歲的楊三郎仍勤奮地一大早就出去寫生。更正確的說是半夜三更便出發,七點已在東北角海岸畫出第三幅圖了。
楊畫家強調:「任何事我一定十足親嘗。」這是他一貫用來追求大自然奧妙的態度。一邊眺望海面,聆聽海浪拍打海岸的聲音,在現場每時每刻都可以立即勾勒出認真迎接挑戰時的印象和感受。因此,您可以感受到從繪畫中溢出的激情。與自然的互動每次都是全新的對話。
玉山日出 (1985)
旭 (1986)
此作集會時《東尋坊》和《北極流冰》而做的融合再現。台灣東北角的海景,令人著迷。颱風來襲前的海面,波濤稍高,而旭日東昇,天空依舊燦爛耀人。岩礁表層鍍上耀眼陽光,而岩礁間激盪的波浪更是粼粼閃爍。敏銳的畫家用色彩捕捉了光的美,塑造了金碧輝煌的海景和海浪的跳躍。形貌鈍拙肌理粗獷的岩礁沉穩不動,活潑細筆描繪的波浪卻翻騰不止,一靜一動的佈局相映成趣,也蘊藏值得思索的內涵。
李登輝總統伉儷特選此幅為民國八十八年賀卡。
法蘭克福之朝陽(1994)
楊三郎於87歳時因為突然中風而病倒,當時媒體喧嚷著「往後是否無法再看到楊三郎畫家的新作品了」但楊畫家因為對於寫生創作仍然抱有熱情,堅持完成自己的夢想,所以他在醫院的住院期間,非常努力的做復建,以無比的毅力與疾病作抗爭(詳情請參考在美術館4樓中間的展示區展示當時的新聞)。開始復建半年之後,楊三郎的長子楊星朗從美國回來與他同赴德國展開一個月的寫生之旅。
到了德國法蘭克福的第一天,楊畫家期待著從他們所住的飯店能看到所期待的旭日初昇,便在清晨四點就已起身做好準備,但天色尚未十分明亮,景物尚帶著一絲的朦朧,他看了之後覺得與期待有所落差而大失所望。
第二天楊畫家同樣於清晨四點就起身準備,這一天的日出非常的美麗,便立即把長子喚醒並且告訴他「我要開戰了」就開始作畫起來,雖然此刻的楊畫家身體已經非常虛弱,但這一幅畫是用燃燒自身靈魂所激發出來的全部精神力來作畫,為中風復健之後的第一幅精心畫作,也是他全力以赴所展現出來非常棒的作品。
德國「法蘭克福之朝陽」並且是非常具有價值之鑑賞作品。